以文明创建为主导 全面促进企业发展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07-22

我们新美好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近年来,在市容环卫局和市容环卫行业协会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公司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被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命名为2005-2006年度文明单位。回顾公司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感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前提

创建初期,公司上下统一思想,大家认识到:只有真正理解文明单位创建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才能进一步提高创建文明单位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我们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新成绩。

首先,我们认为创建文明单位是塑造企业品牌,树立良好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这也符合我们公司成立之初制定的发展目标,即负起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坚持倡导“文化、品牌、自律、添美”的城市保洁精神,立志建成一流品牌企业的愿望。为此我们在制定创建规划中,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个主旋律,努力追求“以打造企业文化为内涵,技术、人才、管理为核心的行业知名品牌”为目标,以优化企业环境、促进发展、服务客户为主题,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企业文明水平,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

此外,我们还感到创建文明单位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实力的强弱,企业发展的后劲大小,都取决于人的素质。一流的职工队伍是强企之本,是企业不断进步的保障,是各项任务计划完成的根本基础。只有提高职工素质,提高企业文明程度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才会富有成效。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的“外表”和“骨架”,那么职工的素质与文明程度则是企业的“内涵”与“灵魂”。一个企业的实力,除了其设施建设等外在形象,更多的是取决于它的文明程度和职工素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塑造单位的文明形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为此,我们公司在创建过程中,把日常工作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创建活动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和开展,以争创文明单位这一目标,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保持员工的的工作热情。实践证明:只有把创建活动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二、结合实际,讲究方法是创建活动的重要渠道

创建文明单位的目的,旨在提高公司的综合管理水平,创造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努力把创建活动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注重效果,做到了“五个结合”:

(一)把创建活动与加强班组管理相结合

2005-2006年,根据创建活动的规划和要求,我们突出了创建活动的主题,以“创优评优”评选活动为抓手,提出了“争创文明班组、争当先进个人”号召。并强调“四个注重”:1.注重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2.注重完善日常工作和满足客户需求。3.注重日常检查和督促整改。4.注重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此,公司认真抓好“全员发动—精心组织—层层落实—经验交流—严格检查—先进表彰”等全过程,把创建活动有始有终地不断推向高潮。活动开展以来,班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日俱增,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二)把创建活动与提高员工技能相结合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是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两年来,公司把员工技术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主要方法:

1. 积极组织、合理安排“上岗证”的考核。通过“全体动员—分批进行—认真授课—严格考核”等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上岗证”的培训。

2. 结合岗位实际,开展多种培训。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培训制度,包括:岗前培训、岗中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培训、专项培训。

3. 开展练兵活动,组织技能竞赛。两年中公司在行业协会的领导下,组织并举办了两届“擦玻璃比赛”、两届“打蜡比赛”、以及“外墙清洗比赛”。

    通过一系列的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增强了员工素质,提升了服务水平,展示了新的形象。

    (三)把创建活动与落实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

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转的基本保证。因此,公司把制度建设放在企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公司主要采取四种管理方式:一是模式化管理:主要遵循PDCA循环管理模式;二是制度化管理:公司对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三是程序化管理:公司对每项作业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流程;四是人性化管理:体现既严格又有人情味的管理,创造和谐的管理环境。

(四)把创建活动与关心员工营造和谐氛围相结合

公司在创建文明单位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形成了关心员工,激励员工的机制:

1. 设立《慈善救济基金》并制定“新美好慈善救济基金管理办法”;帮助员工特别是外来员工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

2. 为配合业务工作的开展和员工技术技能的提高,满足员工渴望进步、成才的愿望,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劳动竞赛;

3. 关心员工生活疾苦,主动慰问员工,解决员工生活困难,使员工体会到公司的人文关怀和温暖;

4. 结合实际,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如针对不同季节的流行病预防等内容的“健康知识讲座”;结合员工心理特点举办“美的心灵,美的仪容”知识讲座;

5. 努力保护员工特别是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来“最低工资标准”和“综合保险”问题比较突出,公司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保障所有员工的工资都至少达到“最低工资标准”,并主动为外来员工都办理了“综合保险”,有效地维护了公司广大员工的切实利益。

    (五)把创建活动与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相结合

我们在创建活动中始终把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作为推进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注重结合员工特点、行业特色和公司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文体活动:每年举办“春节联欢会”,内容丰富,气氛活跃,成了员工心目中的“春晚”;组建时装表演队,自编自演,展示风采;开展乒乓球、80分、斗地主等富有特色的“迎新春桌面运动会”、 “HOST”杯羽毛球邀请赛等各类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员工春秋两季旅游活动,观光休闲,陶冶情操。显然,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建立机制,注重效果是创建活动的目的所在

2005-2006年度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公司文明创建机制不断完善,文明创建意识不断加强,文明创建途径不断拓宽,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公司业绩也取得可喜成绩,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

(一)企业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来,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各类制度、规范、要求,进一步约束了日常行为,使内部管理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1.在制度建设上,完善《保洁服务行为规范》,对服务班组各岗位职责人进行细化,以健全的制度促进了保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2.在业务管理上,确定保洁服务和业务管理两条主线,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使服务质量统计分析逐步向科学化、合理化发展,促进了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3.在内部管理上,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资金支出预算,实行财务签报三级审批,严格大额资金管理,形成了“年初有预算,年中有调整,年底有决算”的工作规范。

(二)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两年来,经济效益呈不断上升趋势。2005年公司营业收入比2004年增长30%,截止200612月,公司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0%。公司的信誉度、客户满意率明显提高,客户投诉率明显下降。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正是在企业经营中逐步得到体现。

(三)员工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层出不穷,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得以提升,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两年来,公司共评选出“优秀班组”25个,“优秀员工”、“服务标兵”、 “优秀管理者”、“优秀项目负责人”、“技术能手”等各类先进个人150余名。

尽管我们取得一些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通过今天的动员大会,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积极投入到2007-2008年度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巩固提高,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不断创出新水平、新路子、新成果。

 

版权所有(C) 2025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 沪ICP备11026246号-1 E-mail:hwhyxh@126.com 邮编:200336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大华一路239弄6号1008室 电话:021-62443937 传真:021-6244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