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公约

清洁城市 改善民生 探索渣土处置新模式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10-26

2009年卢湾区建筑渣土专营工作纪实

 

近年来,在全市范围内,渣土运输车辆装运超载、超负荷运作、道路污染及偷乱倒现象时有发生,各大报纸、电视媒体频频曝光……世博会日益临近,杜绝运渣车辆的各类违法违规现象刻不容缓。

一、应对严峻形势 ,开辟全新管理模式

从宏观上分析:上海现有建筑渣土处置、管理模式,其监管重点围绕渣土运输的“两点一线”展开,监管难度大,执法成本高。对于渣土运输企业来讲,主要的费用支出就在这“两点一线”上,但现阶段由于利益驱动,渣土运输企业之间存在着恶性竞争,导致渣土运输费被一降再降,一压再压。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赢利,渣土运输企业纷纷采取装运超载、逃避缴纳处置费、超负荷运作等违规行为,更有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节省油费、人工费、卸点处置费,达到尽可能“多赚少跑”的目的,直接将建筑渣土倾倒在道路上,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污染了周边的环境整洁,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更严重影响了市民出行安全,有损上海的城市形象。

从微观上分析:卢湾区地域狭小,但今年以来在建工地多达19个,出土工地占11个,其中属市重大建设工程的占7个(5个地铁车站、世博园区浦西段、打浦路隧道复线等),是全市施工工地密集度最高的区域,呈现出重大工程多、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集中、施工工期紧张的特点,这决定了我区渣土管理必须是集中式管理。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我区建筑渣土的出土量始终呈上升趋势,2009年将达到220万方。日均渣土外运6000方以上,高峰时一天要外运渣土近9000方,约700多车。目前我区基本没有卸点,渣土处置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辅之以水运码头中转,其中陆路运输运程均在35公里左右。作为渣土管理部门,深感工作压力大、任务艰巨。

为从源头上制止建筑渣土偷乱倒和超载运输现象,鉴于卢湾前期在渣土管理工作中的作为和能力,根据市领导的指示和市建交委的要求,我区于200810月起,在全市率先启动建筑渣土整治试点工作,要为全市的渣土整治走出一条可行之路。

二、主动迎难而上 ,凸显管理创新“亮点”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的通告》(沪府办[2009]2号)、《上海市建筑渣土整治方案》提出的要求,我所经过半年多来的摸索,完成了建筑渣土专营所需的配套设备、制度制定、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于2009426,我区正式启动建筑渣土专营工作,实现闭合式运作。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为使专营工作能更有效地推进,在由副区长许锦国出任组长的“卢湾区建筑渣土整治工作推进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开展建筑渣土专项整治工作,是贯彻落实市委市府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需要,是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市容环境面貌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规范市场、规范经营,促进建筑渣土运输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通告》所推出的一系列渣土运输处置管理新机制是当前从根本上迅速地、有效地化解存在问题,规范混乱的渣土市场,提升城市容貌的有效手段。准确处理好管理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两大关系:一是要把握好“迎世博”需要和长效管理的关系。二是要把握好规范市场和促进发展相互关系。

(二)探索新法,开辟新路。

根据上级的新要求,我所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办法,进行了多方面的全新尝试:一是确定专营试点企业。通过公开招投标,明确了上海路统实业有限公司为我区实施专营试点的运输企业;二是协助确定渣土专营价格。协助市发改委物价处、成本调查队及市渣管委开展调研工作,确定每吨公里0.9元的政府指导价;三是实施渣土对口消纳。通过与奉贤结对,落实距我区约35公里的处置消纳场所,解决建筑渣土出路问题;四是采取卸点付费模式。打破原有处置费支付惯例,设计推出《四联单》制度,从支付环节上杜绝偷乱倒和超载现象发生,确保建筑渣土卸到指定地点;五是研制、开发IC卡(电子标签)。配合GPS实时监控,加强对“两点一线”的全过程监管,确保掌握渣土处置的真实动态;六是转变工程委托方式,规定建设单位直接与专营企业签订渣土运输处置协议,减少中间环节;七是实行运输处置费单列制,工程开工之前先将资金存入银行专用帐户,并由市容管理部门监管,确保卸点付费到位。

(三)公开招标,筑牢基础。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的通告》第四条之规定,于2009210在市容管理网站推出卢湾区建筑渣土运输处置专营企业招标公告,经前期征集《投标书》、资质初审等准备工作,310日隆重举行卢湾区渣土专营招标评审会。上海路统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勤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3家企业参与竞标。特邀市废弃物管理处、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等5家单位组成评审委员会,并邀请上海市建筑渣土整治工作推进小组成员单位(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招标办)对本次开标、评标、定标全过程进行监督。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卢湾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单位领导参加了评审会议。

整个开标、评标与定标过程,在客观、公正、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下进行,评审委员会实事求是、认真履行职责,经过全面、综合地评定,最终推荐上海路统实业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形成《会议纪要》,并将在网上对评标结果进行公示。专营企业的确定,为随后的建筑渣土专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落实三个“加强”, 确保专营有序推进

《通告》中确定的“卸点付费、专户监管、一区一价、转变委托支付方式”等新机制,在实施推进过程中必将影响到部分单位的利益,作为先行试点区,为使专营工作能顺利推进,卢湾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出击,协调各方,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清除专营道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为专营企业保驾护航。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宣传引导,攻克道道难关。

1、宣传到位,讲明道理。

此次建筑渣土专营工作对各建设工地来说,将面临处置费用成本增加,日常工地管理更趋严格的情况,一旦建设单位存有抵触情况,整个专营工作推进难度将随之增大。为得到各建设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我所牢牢把握建设工地这一“源头”,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紧锣密鼓地开展宣传工作。一是根据《通告》等文件精神要求,拟订《卢湾区建筑渣土整治告知书》,召开区建筑渣土整治工作推进大会,明确实施建筑渣土区域专营新模式,建设单位必须履行委托、资金、申报、监管四大类职责。我所逐一走访了市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全区10余个建设工地,向工程项目建设方发放《告知书》并作初步介绍,各工地均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配合。二是敞开大门,接受咨询、解答,并明确告知建设单位,推出建筑渣土专营是政府在非常时期采取的一项非常举措,是通过政府干预手段达到强制施行的目的。三是统筹考虑,参与协调。卢湾现有在建的轨道交通3条,在建工地4处,我所通盘考虑,通过牵线协调,主动与工地的上级单位——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申通公司十分重视和配合,专门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明确职责,达成共识,产生《会议纪要》,确保在市重大工程顺利建设的过程中,渣土专营工作得到同步地落实。通过我所相关部门和专营企业的不懈努力,建设单位均从最初的不理解到最终的理解、支持,并积极配合落实。到目前为止,我区在世博会召开前正在出土或者即将出土的工地有12处,已完成9家建设单位的合同签订,其中1家为新开工建设的工地,其余8家均为专营后的变更合同。未完成的3家中,2家为地铁站,1家由于种种原因未完成最终合同,但已开设了专用帐户。

2、服务到位,规范操作。

我所协助在建工地完成银行第三方监管帐户的开设工作,目前开户数达到8家,未开设的4家为申通公司,基本实现100%全覆盖。在操作中,一是主动前往银行,与工作人员洽谈第三方监管帐户管理事宜,明确专管员,要求我所相关经办人员熟悉、掌握开户所需各类程序和携带材料。二是为便于建设单位办理开户手续,我所想服务对象之所想,事先拟订开户通知单,详细告知所交材料和注意事项,避免建设单位“白跑、多跑、重复跑”。三是我所专门委派一名业务经验丰富的职工坐镇办公室,一次次耐心细致地为建设单位答疑解惑,解决他们的困扰。四是陪同每家建设单位完成监管帐户的开户手续,并解决流转中产生的困难。目前8家帐户内已到位资金达到900余万元,同时,专营企业配合《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结算凭证(六联单)》的使用,各家帐户资金均能有序、正常地运转,有效地实现管理部门对渣土运输资金流向的全程监管。

3、横向联动,协同配合。

主动与区建交委、建管办等开展合作,凝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各部门间的沟通联系机制,共同解决建筑渣土专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遇到的难题,借他人之力助己一臂之力。5月份,我所派员参加由区建管办牵头,全区9个管理部门参与的对各大工地的联合检查行动,宣传渣土专营工作,给各工地带来较大的威慑力,效果明显。

(二)加强车辆管理,自觉接受市民监督。

为加强车队管理,提升渣土运输企业形象,我所与专营单位签定《监管协议》之时,明确要求专营企业上海路统实业有限公司按照专营管理要求履行应负职责。在我所的要求下,路统公司主动对运渣车辆进行“换新衣、带佩饰”。按照运渣车辆车容车貌标准,对31辆专营车辆进行外观整修和喷漆装饰,督促联盟车队加强车容车貌的维护。在全市首创地对所有运渣车辆的车顶安装上[卢湾路统]的醒目识别顶灯,并以红底白字和蓝底白字区分专营车队和联盟车队,主动将63025500区市容环卫投诉监督电话标识在专营车辆车身的显著位置,自觉接受市民的监督。专营工作正式启动后,我所丝毫不放松对专营企业车辆的管理,一是定期走访出土工地或道路随机抽查车辆车容车貌、密闭化装载、离场清洗等情况。二是督促企业加强对车辆驾驶员的日常教育,确保文明行车。三是要求企业保持正常车辆外观整修、喷漆装饰的周期,提高车辆外观的整洁率、完好率。四是要求企业对联盟车队的车辆进行约束和管理。

(三)加强综合执法,严厉打击违规车辆。

建筑渣土专营工作正式启动后,我区专营企业严格按照《通告》要求,盖平车盖密闭化规范运输,然而,部分过境卢湾的运渣车辆仍肆无忌惮地超载运输。这一不规范、不和谐的行为对专营车队形成不小的市场压力,也严重影响卢湾建筑渣土专营推进的质量。严厉打击过境违规车辆,确保在我区行驶的所有运渣车辆密闭化运输,是我所自我加压的目标,也是我所面对社会的承诺。

为配合我区专营工作正式启动,由我所牵头组建市容、城管、交警三方沟通联系平台,统筹严打违规处置渣土的整治工作。自426日起,联合城管、交警加大执法力度,开展连续多日的执法行动,形成一股高压严打态势。联合执法队伍在全区各主要道口设点设卡拦截违规车辆,对本区和过境车辆的超载、车容不洁等违规现象给予严厉打击,共开展联合执法17次,查处违章车辆21辆,罚款9万余元,教育违章事件20余起。为避免超载等违规现象有“抬头”之势,每月定期联合交警和城管开展集中行动,有效地巩固了严打成果,使我区的渣土管理始终处于规范、可控的状态。为维护专营成果,落实长效管理,规范和完善卢湾区渣土运输市场运作起到积极有效地作用。

四、积极贯彻执行  实现四个明显改观

我区建筑渣土区域专营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媒体、市民的高度关注,《劳动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及上海电台、中国上海门户网站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区建筑专营工作进行了报道。在本市树立起建筑渣土管理的“卢湾模式”,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为全市建筑渣土区域专营工作的推广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具体体现在“四个明显的改观”。

一是道路污染情况明显改观。以前由于渣土市场价格恶性竞争,造成渣土运输价格偏低,渣土运输单位为有赢利,不得不通过大量超载来平衡。而超载是引起道路污染的源头。专营后,渣土赢利有了保证,且实施卸点付费后,如果再超载带来的必然是损失。建筑渣土区域专营正式启动后,在区内作业的运渣车辆车容车貌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均能按要求盖平车箱盖,限载不超载,密闭化运输工地周边道路扬尘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市容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原先造成道路污染的主要原因车辆超载运输和滴漏、洒落情况已基本杜绝。

二是作业态势呈现明显改观。目前的渣土运输作业,在出工地门前的道路上,总会有一批民工埋头于清除撒落的泥土,既危险又影响交通。专营后,一旦超载行为被遏止,道路上泥土撒落的概率随之降低,保洁力量提前介入于车辆出工地前,确保脏车不出门。如今,一支安装有[卢湾路统]醒目识别顶灯、车身显著位置标有投诉监督电话的专营、联盟车队在我区从事建筑渣土处置运输,以文明的驾车行驶、规范的装载处置、整洁的车容车貌接受市民的监督,并逐渐使市民转变对渣土运输车的负面印象,打造卢湾又一条靓丽风景线。

三是管理模式呈现明显改观。以前的渣土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于道路巡视,无法全程掌握渣土车辆的行驶路线。专营后,随着大量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对渣土的管理有了科技含量,通过电子标签(IC卡)、五联单制度和GPS三管齐下,组成了全方位的监控网络,可对所有渣土运输车辆实施实时监控,处置路线、装载吨数、卸点方位等基础信息一目了然,尽在掌握,管理效能大跨步地得到提升。同时,我所协助各在建工地的建设单位完成了银行第三方监管帐户的开设工作,开办率达100%,目前运转正常,有效地对渣土运输资金的流向进行全程监管。

四是偷乱倒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施工工地多,渣土产出量大、集中,缺乏渣土消纳点是导致渣土偷乱倒的原因之一。专营后,由于施行全市统一调度、对口管理和卸点付费等举措,使偷乱倒行为变得无利可图。

为实现清洁城市,改善民生的目标,管理部门、业主单位和区域专营企业还将继续努力,逐步形成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消纳处置有序、执法查处严厉的建筑渣土全程管理长效机制,以整洁的市容环境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

 

                                            〇〇九年八月二十日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 建筑垃圾管理专业委员会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大华一路239弄6号1008室 邮编:200333
电话:021-62443113 传真:021-62443113
Email:1092195647@qq.com